古代的“拱手礼”到了现代怎么成了“握手礼”,中间发生了什么

[复制链接]
查看1995 | 回复1 | 2021-10-11 07:39:2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当你听到“幸会幸会”这句话的时候,脑海里是不是会不由自主的生成这样一幅画面—两个身穿古装的人物,脸上笑容,双手抱拳相互寒暄这样的一个场景。这是古代人们见面后相互打招呼的一种礼仪。现在我们初次见面基本都是用握手的礼仪,那么这中间发生了什么,让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“抱拳礼”变成了“握手礼”呢?
咱们先来看一下中国“抱拳礼”的发展历史。中国开始有关于礼仪记载是从周朝开始的,周武王去世后,由于新登记大王年龄幼小,就由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来担任摄政王。为了规范朝臣们的行为规范,也为了巩固皇,权于是就重新制定了《周礼》这一套礼仪。最早的拱手礼就是《周礼》里面的其中一种礼仪,叫做“揖”。
“揖礼”主要盛行于周、汉、三国、晋和南北朝,而到了唐朝就变成了叉手礼(根据手型的变化不同的叫法),这种“叉手礼”从唐朝开始实行,一直延续到五代十国、宋、元朝,到了明朝,就改成了“抱拳礼”,就是咱们电视上看到的左手压右手抱拳行礼,一直延续到清朝至到清朝灭亡。
一、揖礼
在中国刚开始实行礼仪的时候,主要是给官员们学习的,目的就是让官员起一个带头作用,就跟现在想实行一个什么政策总要找一个带头人是一个道理。在当时刚制定的礼仪是相当复杂繁琐的,光一个“揖礼”就有好几种做法,而且还是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作揖动作,如果做得动作不对或者不标准,这可是要得罪人的。
揖礼按照作揖的动作总共分为四种。第一种是天揖,光看字面意思应该就知道这是最高规格的,就是在郑重的场合,比如拜见大王或者皇帝、上司、长者和祭祀时,用最高规格的天揖。怎么做呢?一定要穿正式的服装,就是电视上演的那种里三层外三层的那种大袍子,站直身体,双手抱一个大圆圈,左手在上右手在下,手心向内,俯身时把手推出去,跟你的额头齐高,俯身成60度角,让后起身,把手自然垂直,或者袖手。做完这样一个动作就算是完成了天揖,做的时候还不能着急,要显示绅士风度,要不急不缓才行,自己做了一遍真难受。
第二种呢叫时揖,这种就是用于同辈之间或者辞别的时候用的,这种就比较随意了,不用穿正式的服装,双手抱拳,跟天揖是双手抱圆不一样,这个相对来说简单些轻松些,左手在上,手心向下,从胸前向外平推,然后俯身30度自然起身就可以了。
第三种叫做土揖,就是上司或者长辈的回礼,这种跟时揖的动作差不多,就是俯身的时候推手稍向下一些。
第四种就是军礼了,右手握拳,左手我右手,左手大拇指掩住右手虎口,就可以了。
刚才这是按照作揖的动作来划分的,按照对作揖的对象人数众多的时候分为以下几种。一个一个地作揖叫特揖,按等级分别作揖叫旅揖,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叫旁三揖。此外还有一种叫长揖,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,就是高拱手,从上而下的作揖。
以上说的这些都是大老爷们儿做的,那么女子是怎么做的呢?跟咱们电视上看到的一样,两手握拳,右手压左手放到小腹中线身躯微向下,目光稍向下。
以上所说的礼仪一直沿用很长一段时间,有些制度有些地方目前还一直在沿用,只是动作没有那么标准严格了而已。我亲身经历的就有,在我们老家那边如果有亲人去世,在祭拜时,还是需要作揖行叩拜礼的,动作上没有严格的标准,但是做的时候还是不能着急,动作一定要慢,做得快的话会再逝者家属心里面留下一个不尊重逝者的印象。
二、叉手礼
叉手礼是从西晋开始有的,在唐代开始流行,一直沿用到了元朝。叉手礼不同于揖礼的地方在于这种礼仪不管男女老幼都可以使用,也不分地位高低,是下位者对上位者的一种尊敬。
也常用于普通老百姓日常见面相互打招呼的一种礼仪。
在宋人《事林广记》详细记载了叉手礼的动作,“凡叉手之法,以左手紧把右手拇指,其左手小指则向右手腕,右手四指皆直,以左手大指向上。如以右手掩其胸,收不可太着胸,须令稍去二三寸,方为叉手法也。”就是说首先用左手紧握右手大拇指,然后右手剩余四指并拢,而且还都要是直的,最后左手大拇指朝上,小拇指笔直指向右手手腕,距离胸口有两寸的距离。这是老爷们儿叉手礼的一个动作。
那么女子的叉手礼是怎么做的呢?这个稍微有了一些变化,双手相扣,右手在上,放到左小腹中间,目光稍向下看,微蹲,就成了。相比较于万福礼(女子揖礼也叫万福礼),把双拳改成了两手相扣,位置稍向左侧移了一下,这样的改变就像是从一个女汉子变成了一个弱女子一样。
这种叉手礼相较于揖礼更加的简便,而且应用范围不在局限于贵族之间,这也是中国历史文化不断进步的一个佐证。
三、抱拳礼
“抱拳礼”自从明朝开始代替“叉手礼”在明朝上下使用,一直沿用到封建社会结束。抱拳礼是怎么来的呢?其实抱拳礼就是由“揖礼”里面的古军礼演变而来。动作很简单,就是右手握拳,左手成掌压住右手。
就好像是你在军营里面执勤,迎面碰见长官来视察,做为下属你要主动跟领导打招呼呀,按照作揖的动作要领来一遍的话肯定不方便,身上穿的都是盔甲,铁的,你弯个腰试试,所以就不弯腰,直接做手上动作。但是作为士兵执勤,在古代执勤士兵手里肯定拿的有东西呀,做动作只能是右手握住,左手成圆形去包住右手,后来自然而然的就成了抱拳礼了。
做抱拳礼的话还显得干净利索,很有当兵的干脆利索劲。据说抱拳礼的流传是从朱元璋哪里开始的,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草根军伍出身,没有学过那么多的繁文俗礼,但是身在军营那就一直用的是军礼,以至于后来当了皇帝也一直沿用的军礼。
皇帝不再沿用以前的叉手礼了,下面的人肯定要跟皇帝保持一直啊,肯定也得用,以此类推,想不传播都难啊。就这样一直沿用到封建社会结束。
四、握手礼
握手礼是国外的一种礼仪,在中华民国时期传入中国。握手礼是怎么形成的呢?据说在古代,各个国家相互打仗,都是右手拿有武器,进行相互攻伐。当有两个人相遇的时候,不认识又想相互结交,于是怎么办呢?就把右手中的武器扔掉,摊开手掌以示我是和平友好的,我没有恶意,两手相握,代表着和平友好。
拱手礼是怎么被握手礼给替代掉的呢?孙中山先生建立中华民国以后,觉得既然封建社会已经被我们推到了,我们建立了新的政权,我们就不需要再沿用旧的一些制度,既然不用那就费除掉。
毕竟是沿用了几千年的制度,不是说费除掉就可以费除掉的。在后来新中国成立以后,我们国家不断的发展进步,肯定要跟世界接轨。大家都知道,我国在新中国发展初期国力是落后的,那就培养自己的人才梯队。怎么培养?就是跟国际接轨,送高尖端的人才出国学习别人的先进文化知识。
就这样,我们祖国一代人又一代人不断出去回来,带回来的不仅是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,还有各方面的社交礼仪,其中就包括握手礼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,握手礼已经成为我们社交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的第一步,已经成为了大家都认可的一种打招呼的方式。
随着时间慢慢的推移,许多新的社交礼仪诞生,也许我们只能在历史记载中才能看得到曾经打招呼的方式--拱手礼的存在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FainaMeams | 2022-6-15 19:21:46 | 显示全部楼层

-

It is interesting. Prompt, where I can read about it?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    策划:159.21.654321
    运营:182.62.654321
    量身定制创意文旅
    文娱赋能品牌经营
    
    时代.背景  
    浴场更像是电影片场   
    穿越回唐朝   
    穿越回三国   
    影视剧背景   
    
    人物.角色   
    人生不止一面   
    基础角色任选   
    影视角色演绎   
    明星角色梦圆   
    
    场景.剧情   
    浴场送来都是社交场   
    360度网红场景   
    22部影视剧情   
    明星陪您互动   
    
    主题.内容   
    主题性感内容丰满   
    12个经典主题   
    90项文娱服务   
    每个人都是导演   
    
    培哲.文旅   
    设计策划文旅项目   
    温泉.洗浴.酒店   
    商业综合体.主题街区   
    餐饮.乐园.景点   
    
  

  沪ICP备14047490号-19    沪公网安备 31010802001330号  

© 2005-2024 培哲® | 量身定制创新文旅全方位解决方案 / 
大唐浴乐园®三国浴乐园®穿越旅行团®均为公司注册商标   / 

返回顶部